• 網站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新聞發布會

    2022年宣城市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

    2022年宣城市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

    發布日期:2023年01月30日

    發布會嘉賓:宣城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純根

    發布會地點:新聞發布廳(敬亭閣二樓)

    主辦單位:市政府新聞辦、市政務公開辦

    發布簡介: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由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本場發布會...

    主要職責:(一)貫徹執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法律法規規章,擬訂并組織實施有關政策、規劃。(二)擬訂并組織實施全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人力資源流動政策措施,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三)負責全市促進就業工作,擬訂并組織實施統籌城鄉的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統籌建立面向城鄉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牽頭擬訂并組織實施就業援助制度、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四)統籌推進建立覆蓋全市城鄉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貫徹實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辦法和全國統一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關系轉續辦法。組織擬訂養老、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政策、標準、基金管理和監督制度。編制全市相關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參與擬訂相關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并建立全市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五)負責全市就業、失業和相關社會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擬訂應對預案,實施預防、調節和控制,保持就業形勢穩定和相關社會保險基金總體收支平衡。(六)貫徹實施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有關制度和勞動關系政策,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貫徹執行職工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和假期實施辦法,落實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政策。組織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協調勞動者維權工作,依法查處重大案件,協調處理有關信訪事項。(七)牽頭推進深化職稱制度改革,貫徹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繼續教育和博士后管理等政策,負責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選拔和培養工作,擬訂吸引留學人員來宣工作或定居政策。擬訂技工院校及職業培訓機構發展規劃和管理規則。組織擬訂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和激勵制度。完善職業資格制度,健全職業技能多元化評價政策。(八)會同有關部門指導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擬訂并組織實施相關配套政策。按照管理權限負責規范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公開招聘、聘用合同等人事綜合管理工作,擬訂相關人員管理政策。(九)會同有關部門貫徹實施國家表彰獎勵制度,綜合管理市級表彰獎勵工作,承擔全市評比達標表彰和市縣級表彰等工作,根據授權承辦以市委、市政府名義開展的市縣級表彰獎勵活動。(十)會同有關部門貫徹執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收入分配政策,落實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決定、正常增長、支付保障機制和福利、離退休政策。(十一)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市農民工工作綜合性政策和規劃,推動相關政策落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十二)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2022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推動長三角中心區現代化城市建設,狠抓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精準施策、靠前發力,全市經濟承壓前行、持續恢復,生產需求基本平穩,重點領域支撐穩固,新動能加快成長,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由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本場發布會的主題為2022年宣城市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我們榮幸邀請到宣城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純根進行相關解讀。

        主持人:下面請張局長作詳細介紹。 

        張純根: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先在這里祝大家兔年大吉!下面我為大家介紹"2022年宣城市經濟運行情況"。

        2022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推動長三角中心區現代化城市建設,狠抓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精準施策、靠前發力,全市經濟承壓前行、持續恢復,生產需求基本平穩,重點領域支撐穩固,新動能加快成長,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張純根: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914.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9.6億元,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937.3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797.5億元,增長1.9%。

        一、農產品產量保持穩定,畜牧業生產穩定增長。全年糧食總產量126.8萬噸,比上年下降1.5%。其中,夏糧產量22.3萬噸,增長1%;早稻產量8.6萬噸,增長2.1%;秋糧產量95.9萬噸,下降2.4%。蔬菜產量59.4萬噸,增長3.3%;油料產量7.1萬噸,增長5.7%;茶葉產量3.8萬噸,增長1.8%。肉類總產量32.9萬噸,增長4.3%。其中,豬肉產量7.3萬噸,增長4.2%;禽肉產量25.1萬噸,增長4.3%。禽蛋產量5.8萬噸,增長6.1%。

        二、工業生產增長較快,高技術和裝備制造業增勢良好。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2%,比全省高3.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11.4%,股份制企業增長9.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7.6%。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5.1%,制造業增長8.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8.9%。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1%,其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8.3%和15.8%。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6.1%,比全省高3.3個百分點,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由上年35.2%提升至36.2%。

    張純根:

        三、服務業保持增長,重點行業活力釋放。全年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9%。其中,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和4.6%。1-11月份,規模以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22.2億元,同比增長14.5%。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營業收入增長35.6%,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營業收入增長24.4%。

    四、固定資產投資穩中有升,高技術產業投資規模迅速擴大。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0%,比全省高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6位。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52.7%,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0.5%,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3%。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6.9%,制造業投資增長25%。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262.5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177.4億元。民間投資增長2.8%。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50.1%,其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58.7%、37.5%。社會領域投資增長40.8%,其中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92.1%,教育投資增長34.2%。

        張純根:

        五、市場銷售穩定恢復,線上消費保持活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6.2億元,比上年增長2.5%,比全省高2.3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12.4億元,增長2.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63.8億元,增長2.9%。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702.5億元,增長3.4%;餐飲收入73.7億元,下降5%?;旧铑愊M穩定增長,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煙酒類和日用品類零售額分別增長10.5%、9.3%、9.4%和10.5%。線上消費增長較快,全市75戶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零售額19.2億元,比上年增長17.2%,高于全部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增速14.5個百分點。

        六、進出口總額增長較快,外貿市場更加穩固。全年進出口總額33.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比全省高12.3個百分點,居全省第5位。其中,出口額30.7億美元,增長17.8%,比全省高5.1個百分點,居第6位;進口額2.7億美元,增長21.5%,比全省高25.9個百分點,居第2位。

    張純根:

        七、財政收支保持穩定,金融市場穩健運行。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8.5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比上年增長4.9%,其中,稅收收入120.1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8.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48.3億元,增長10.6%。其中,交通運輸、一般公共服務、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分別增長36.2%、32.9%和16.4%。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779.6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804.3億元,增長19.1%。本外幣貸款余額2411.1億元,增長17.2%,本年新增貸款353.9億元,比上年多增59億元,增長20%。

    張純根:

        八、市場主體持續增加,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年末各類市場主體總數達到30.6萬戶,比上年增長8.9%,全年新登記4.1萬戶,其中新登記企業1.02萬戶,個體3.08萬戶。全年新增“四上”企業528家,其中,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30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34家,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74家。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4.7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04.74%。

    張純根:

        九、居民消費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3%。分類別看,八大類商品及服務價格“七升一降”:食品煙酒類上漲4.5%,衣著類上漲0.8%,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7%,交通通信類上漲6.9%,教育文化娛樂類上漲0.1%,醫療保健類上漲2.4%,其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2.9%,居住類下降1.2%。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97元,比上年名義增長6.5%,比全省高0.5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96元,增長5.4%,比全省高0.5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60元,增長7.3%,比全省高0.8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9%。

    張純根:

    總的來看,2022年全市經濟頂住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主要經濟指標運行平穩,積極因素不斷累積,為“十四五”宣城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牢固,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有待提升。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市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項部署要求,錨定“追趕江浙、爭先江淮”奮斗目標,奮力開創宣城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作出宣城應有貢獻。

        主持人: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感謝大家的參與。

    顯示監督一點通二維碼

    監督一點通

    智能問答 智能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