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3年03月13日
發布會嘉賓:市消保委執行副主任、市市場監管局二級調研員王智
發布會地點:新聞發布廳(敬亭閣二樓)
主辦單位:市政府新聞辦、市政務公開辦
市市場監管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市場監管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落實市委的工作要求,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市場監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市場綜合監管和知識產權保護,以及藥品(含中藥、民族藥,下同)、醫療器械、化妝品安全監管。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擬訂相關地方政策、規劃、標準及具體措施辦法。組織實施質量強市戰略、食品安全戰略、標準化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規范和維護市場秩序,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
(二)負責市場主體統一登記注冊。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和監管工作。建立市場主體信息公示制度和共享機制,依法公示和共享有關信息,加強信用監管,推動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建設。
(三)負責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工作。推進全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改革,統一承擔市場、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知識產權、價格、鹽業、商務等領域綜合執法工作,對市場主體準入、生產、經營、交易中的有關違法行為和案件進行查處和指導,查處轄區內大案要案和疑難案件。
(四)負責反壟斷相關工作。統籌推進競爭政策實施,指導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根據權限對經營者集中行為進行反壟斷調查,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等反壟斷執法工作。指導企業在國外的反壟斷應訴工作。
(五)負責監管市場秩序。依法監管市場交易、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組織查處價格收費違法違規、不正當競爭、合同欺詐、違法直銷傳銷、侵犯商標專利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行為等。指導廣告業發展,監管廣告活動。依法實施合同行政監管,承擔動產抵押物登記和拍賣行為的監管。指導查處無照生產經營和相關無證生產經營行為。指導消費維權工作和消費環境建設。參與制定商品交易市場發展規劃并與相關部門建立溝通協作機制,規范商品交易市場、農貿市場秩序,指導商品交易市場提升發展和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作。
(六)負責宏觀質量管理。擬訂并實施質量發展的制度措施。統籌全市質量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重大工程設備質量監理制度,組織或參與有關質量事故調查,落實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監管產品防偽工作。
(七)負責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管理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控、監督抽查工作。建立并組織實施質量分級制度、質量安全追溯制度。負責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管理。負責纖維制品質量監督工作。
(八)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綜合管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監督工作,監督檢查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標準和鍋爐環境保護標準的執行情況。
(九)負責食品安全監管綜合協調。組織制定食品安全重大政策并組織實施。負責食品安全應急體系建設,組織指導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落實食品安全重要信息直報制度。承擔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具體工作。
(十)負責食品安全監管。建立覆蓋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監督檢查制度和隱患排查治理機制,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推動建立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機制,健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組織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風險監測、核查處置和風險預警、風險交流工作。組織實施食品生產、經營等許可、備案和監管。承擔食鹽質量安全監管相關職責。
(十一)負責統一管理全市計量工作。推行法定計量單位和國家計量制度。管理計量器具,組織量值傳遞、溯源和計量比對工作。規范、監督商品量和市場計量行為。
(十二)負責統一管理標準化工作。承擔市地方標準立項、統一審批、編號和發布等工作。監督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貫徹實施。協調指導各類標準制定工作。推行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負責監管商品條碼工作。
(十三)負責統一管理檢驗檢測工作。推進檢驗檢測機構改革,規范檢驗檢測市場,完善檢驗檢測體系,指導協調檢驗檢測行業發展,組織有關科研和技術引進工作。
(十四)負責統一管理、監督和綜合協調全市認證認可工作。組織實施國家統一的認證認可和合格評定監管制度。
(十五)負責知識產權監管。擬訂并組織實施商標、專利、原產地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圖布圖設計等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的政策、制度、規劃。研究新領域、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管理和服務政策。推動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公共服務體系。負責促進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
(十六)負責藥品安全監管。監督實施藥品標準及分類管理制度,監督實施質量管理規范。組織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和處置工作。根據權限或受委托,組織、指導藥品生產、經營環節的許可、備案、檢查以及藥品生產、經營、使用環節違法行為的查處。組織實施執業藥師資格準入制度及執業藥師注冊工作。負責現代醫藥產業人才隊伍建設。配合有關部門指導藥品行業生產經營企業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
(十七)負責醫療器械安全監管。監督實施醫療器械標準、分類管理制度、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組織開展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評價和處置工作。根據權限或受委托,組織、指導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環節許可、備案、檢查以及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使用環節違法行為查處。配合有關部門指導醫療器械行業生產經營企業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
(十八)負責化妝品安全監管。組織監督實施化妝品標準、分類管理制度、質量管理規范。組織開展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和處置工作。根據權限或受委托,組織、指導化妝品生產環節許可、備案、檢查以及化妝品生產、經營環節違法行為查處。
(十九)負責市場監管科技和信息化建設、新聞宣傳、對外交流與合作。按規定承擔技術性貿易措施有關工作。
(二十)指導推進民營企業協會和個體勞動者協會及其會員單位、專業市場、中介組織的黨建工作。
(二十一)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們邀請到市消保委執行副主任、市市場監管局二級調研員王智就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相關情況作簡要介紹。
王智: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主題是“提振消費信心”,主題具有三個方面的涵義:一是立足主責主業,推動消費者權益保護協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二是堅持需求導向,順應消費需求多元化趨勢,推動消費供給提質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三是堅持問題導向,找準主攻方向,解決“急難愁盼”,推動消費提質升級。
一、今年3·15活動安排
一是舉辦大型廣場宣傳活動。在萬達廣場開展消費知識指導和咨詢服務、受理消費者投訴、假冒偽劣產品識假辨假、發放消費維權宣傳資料等宣傳咨詢活動。
二是開展假冒偽劣產品集中銷毀活動。銷毀元旦春節打假中查獲的假冒偽劣產品,形成對違法犯罪分子的強大震懾。
三是開展《百姓熱線》上線活動。走進《百姓熱線》直播現場,與廣大聽眾交流、溝通,認真聽取和回答聽眾提出的問題。
四是發布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評選全市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聯合媒體統一發布。
五是消保委成員單位風采展示。錄制成員單位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工作視頻、典型案例、消費維權警示短片,提醒消費者合理消費,依法維權,避免消費“陷阱”。
六是開展消費教育“五進”活動。開展消費教育進企業、進市場、進景區、進商超、進鄉村活動,倡導經營者誠信經營,引導消費者依法維權。
七是開展放心消費示范單位創建。以“滿意消費長三角 放心消費在宣城”為主題,推進放心消費創建提質擴面,在行業、鄉村、街道(商圈)、市場主體中培育一批放心消費示范單位。
八是發布系列消費提示、警示。發揮環太湖毗鄰八市消費維權聯盟和皖南七市一體化機制,聯合發布消費提示、警示,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科學消費。
二、2022年消費者權益保護情況
2022年,深入貫徹省委“一改兩為”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加大監管力度,提升監管效能,消費環境更加安全放心。
強力推進“放心消費”創建,持續優化消費環境。聯合市文旅、交通、經信、郵政、銀保監等部門開展“放心食”、“放心游”、“放心學”、“放心e”、“放心遞”、“放心融(保)”等行業創建活動,“滿意消費長三角 放心消費在宣城”創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寧國市獲得安徽省第一批放心消費示范縣創建單位,全市有12個村、2個街區、2家行業協會、11家企業獲得安徽省第一批放心消費示范單位。全市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實體店有767家,退貨數量7542件,退貨金額73.32萬元。3家企業獲得安徽省第一批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承諾優秀單位。在全市建立94個文明菜市消費維權服務站。牽頭聯合皖南其他六市,共同開展“滿意消費長三角 放心消費在皖南”創建活動,推進皖南地區消費環境建設。
始終堅持“調處”并重,持續提高投訴舉報辦理質效。完善消費投訴舉報處理機制,按照市縣所三級職責分工,壓實屬地職責,對工單進行日看、周查、月結、季通報,定期發布12315投訴舉報咨詢情況分析報告。針對消費熱點和節日消費特點,發布消費警示20多次。積極推進在線消費糾紛解決(ODR),2022年新增ODR企業58戶,宣城八佰伴被評為全省二十佳ODR企業。2022年,全市12315熱線共接投訴舉報咨詢33901件,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6.88%。其中投訴10160件,舉報3527件,咨詢20214件。辦理12345政務熱線工單354件,現場接待消費者投訴咨詢578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27.11萬元。12315效能工作連續三年被省局評為先進單位。
深入開展民生領域“鐵拳”行動,持續加大執法力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行動,共檢查食品主體38454戶,發現隱患風險13298個,完成處置13182個,查辦食品案件1768件。全面推廣食安封簽,全市共使用食安封簽785.5萬張。全市589家中小學、幼兒園食堂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模式。嚴抓疫情防控,全力做好涉疫藥械和重點防疫物資“保質穩價”工作,落實藥店、餐飲戶疫情防控措施,共查處進口冷鏈食品案件23件,對41家藥店、15家餐飲單位予以停業整改,全市16543家餐飲服務場所、1018家藥店簽訂疫情防控承諾書。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共查辦案件2453件,案值1157萬元,罰款733萬元。
筑勢賦能市場主體發展,持續推進品牌升級。開展“零距離全程代辦服務”,建立重點企業名錄庫180家,制定28項服務事項,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全過程”服務。舉辦宣城特色伴手禮評測活動,推薦27款產品參加第三屆“安徽特色伴手禮評測”,7款產品參加“長三角特色伴手禮”巡禮活動。推薦38家食品企業申報創建“食安安徽”品牌。14家企業獲批2022年皖美品牌示范企業。81家企業評定為宣城市誠信企業。遴選6家宣城消費體驗館。
三、2023年重點工作
2023年,市場監管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放心消費在宣城”行動,優化消費環境,提振消費信心,提升人民群眾消費領域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推動消費糾紛多元化解。強化宣傳教育,推進經營者與消費者主動和解,督促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推動消費糾紛源頭治理,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強化機制建設,完善受理投訴、支持訴訟等工作機制,提高消費維權社會共治水平。
(二)推進消費品質提質增效。圍繞年主題,大力開展線上線下宣傳活動。深入推進消費教育基地建設,重點向老年消費者、農村消費者和未成年人傾斜,不斷提升各類消費群體依法維權意識。引導消費品質提升,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消費方式。結合消費集中時節、消費熱點,發布消費警示提示。
(三)推動放心消費升級擴面。加強示范縣、示范鄉村、示范街區、示范景區創建,推動創建升級提效。打響“滿意消費在皖南”品牌。推進落實“滿意消費長三角”行動和異地異店線下退換貨活動,推進跨區域消費維權合作。
主持人: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