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一季度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宣城市躋身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變化排名前20名榜首,改善幅度排名位居第一名,實現歷史突破。這是今年來宣城市堅持精準科學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取得的一個佳績。
精準攻堅重點污染源。針對秋冬季和一季度重污染天氣多發的實際,開展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揚塵集中治理“三大”秋冬季專項攻堅,按周調度。一季度累計出動檢查人員3696人次,巡查點位3719個,發現整改問題416個。按周調度產業結構調整任務149個、能源結構調整任務共計30個,用地結構調整任務6個,均已全部完成。揚塵集中檢查點位812個(次),發現問題141個,對未嚴格落實“六個百分百”揚塵防治措施的工地,一律要求停工整改。對全市51臺低效除塵設施生物質鍋爐進行大力改造,已啟動改造22臺。同時不折不扣完成了31個省幫扶組發現的各縣市區涉氣領域大氣污染問題整改。
精準管控城區面源污染。利用無人機、激光雷達、空氣質量微站等手段,聯合責任單位網格化管控城區污染源,對突出環境問題開展現場執法檢查,對異常監測數據及時進行排查、反饋,預警。一季度,累計交辦問題61條,辦結率93.4%。同時建設啟用“AI+公共交通車輛走航”項目,實時監測城區污染情況,一季度累計采集數據350余萬條,運行里程近9萬公里,視頻抓拍設備共上傳視頻187條,污染點源全部得到整改。
精準治理移動源污染。持續推進非道路移動機械尾氣檢測,大力開展編碼登記,一季度尾氣檢測317臺,其中不合格數量9臺,編碼登記1583臺,2022年以來編碼登記審核通過共4129臺,總量排名全省第二。聯合公安部門在宣州區、郎溪縣、廣德市和寧國市重點路段開展柴油貨車路檢路查,并結合遙感監測、黑煙車視頻抓拍、OBD遠程在線監控等系統發現的疑似超標車輛,每日安排專門人員進行溯源檢查。一季度全市累計檢測車輛321輛,不合格5輛。有效減少了移動源污染。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